当前位置: 网站首页  -  中心动态  -  正文

成都体育学院非体育专业体质测试汇报

资料来源: 作者: 编审: 发布时间:2013年12月03日 点击:[]

     今年6月份接到了教务处有关非体育专业大学生的测试通知,并了解到今年的项目发生了较大的改变,即取消了2012年以前的台阶试验,保留了身高、体重、肺活量、坐位体前屈立定跳远测试项目,而新增的项目有视力、50米跑引体向上(男)、1分钟仰卧起坐(女)1000米(男)、800米(女)加之体质测评实验室的搬迁,一切工作变得较为繁重。但在教务处、运动医学系领导的关心和大力支持测试工作仅仅有条开展

一、主要的工作内容

1、      完成了体质测评实验室的搬迁工作,重新购置了空调、窗帘布、实验测试仪器,花费总计6万余元。并在今年下半学期开学初,进行了实验测试人员的培训工作,共计三天。培训内容主要有测试项目与对应指标的联系性,全校学生数据的导入、仪器的操作等。经过事前的培训,绝大部分测试人员在仪器出现问题的时候都能自行解决。

2、      完成了2次大学生信息的数据导入。由于今年测试数据的上报提前了,故在九月中旬测试大二至大的学生,10月中旬测试新生,为此有了2次大学生信息的数据导入,工作量较往年增加。

3、      完成了测试时间安排工作

大二至大四的学生测试时间为916923—27

   新生的测试时间为1011—12

4、      测试工作的进行。A608体质测评实验室的入口处事先贴有《测试项目》和《测试要求》,以便学生充分了解。所有测试人员在早上7:30分到场,检查测试仪器是否能正常运转,7:50学生前来测试。测试按照要求严格进行,比如大二至大四的学生均要检查学生证,如果因病不能测试的学生需出示医院证明,部分女生由于生理期的原因根据日期调整其测试时间。

5、      测试人员的安排:视力2人、800米或者10003人、502人、引体向上2人、调度1人、其余项目均为1总计15人。实验中心7人、研究所3人、学生5(在10名学生中根据学生的时间性排班)。

6、      测试完毕后,进行了手动数据录入的工作,手动数据录入工作是往年没有的,需要录入的项目有视力和引体向上。同时需要做数据的转换工作,由于往年的项目仅在1台电脑上就可以完成了,而今年由于项目的增加需同时在2台电脑上操作,增加了数据转换的难度。上述工作的完成需要2天。

7、      数据的上报工作难度较大,由于今年的上报工作发生了变化,需要填写《2013大学体测模版》、《2013班级基本信息模版》、2013测试信息模版》、《2013学生基本信息模板,这些模板的填写要求不清楚、未有参考的模板提供,故在上报时一个小小的格式错误就会导致提交不成功。为此大家利用休息时间每晚摸索,花了一个星期左右的不停修改,最终在离提交的最后3个工作日才将数据完成上报。

二、测试工作小结

1由于国家教育部对学生体质测评的重视,加之项目增加、上报的内容增大,故以后的测评工作需要不断的摸索程序环节,才能做到保质保量效率的提高为此通过这次测试后,学生名单导入的程序、测试过程、测试技术的掌控点、数据的录入和转换进行了事后的小结。

2、通过前期的培训,后期的测试,同时又有修标和抽查的工作,使我体院逐渐有了一支技术上较为过硬,凝聚力较强、能够吃苦的团队。在这次测试中大家来得早,走得晚,并且室外测试的工作2次是在小雨中进行的,一人抱怨。部分老师除了实验教学任务,还兼带班主任的工作、日常行政工作,在身兼数职的情况下,处理完事情马上又投入到测试工作中

3目前国家教育部未作出学生等级的评判,但是从测试的过程来看我校非体育专业大学生的体质测评不容乐观,800米和1000米的学生出现呕吐,晕厥的现象较多;引体向上数字为零的较多,故怎样提高我校非体育专业大学生的综合体质,是亟待解决的问题。

4、每天测试的班级以每天5个班级为佳。由于明年三月份国家教育部有关体质测试等级的公布,按照今年的测试方法,又可能导致体质不达标的人数增多。今年的测试方法是为了抓紧时间,每个班级分成两组,一组测室外,一组测室内,不符合形态、机能、素质的测试顺序。也就是测试的顺序应该是形态(身高体重机能(肺活量、视力、坐位体前屈、立定跳远、仰卧起坐)、素质(引体向上、50M8001000M。如果往往室外的测试先进行,对肺活量、立定跳远、仰卧起坐的数据波动较大。故每天以测试5个班级为佳。

5由于仪器的老化,如测试时出现仪器同时不能上传数据的现象,不必惊慌。请按照下列程序进行:按任意键——F4——输入123456——按确定键——测试模式——取消网络传输——确定,进行如上操作后,继续测试。在此过程中,由厂家检查原因,再把测试的数据导入数据库中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汇报单位:实验中心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   2013-12-3

2

 

技术支持:成都体育学院信息技术中心

地址:四川省成都市东部新区环湖北路1942号

实验中心电话:028-85090545

Email:ydyxx@cdsu.edu.cn     邮编:641418

Copyright 1942-2024 成都体育学院 AI Rights Reseved